秦腔与梆子腔系统有何种关联?为什么要分开研究?

秦腔VS梆子腔系统

秦腔VS梆子腔系统

在谈到秦腔的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不说一说秦腔与梆子腔系统的关系问题。秦腔作为梆子腔系统中的重要剧种为这一系统的其他剧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甚至有人谈到梆子腔的时候以为那就是秦腔。这种概念混淆的情况不仅仅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如此,就是对于专门的研究人员而言,他们往往也很难廓清梆子腔系统里错综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很难谈清楚秦腔与梆子腔系统的具体关系。这一情况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研究者的工作不细致,而是从历史角度而言,地方戏包括梆子腔系统及其下的秦腔都曾经处于一个散漫自由发展的状态,长期以来都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概念的运用都是由老百姓或演员们得习惯称呼的来,不清或混淆的情况就在所难免。而且我们应该看到戏曲史成为一门科学是近代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戏曲都只是作为一种消遣,尤其是对于地方戏曲更是如此。清代地方戏曲兴起的时候,很少有专门的文人对这种“末技”进行研究,就连剧种的名称也往往是含混不清的,梆子腔系统的戏曲剧种就是如此。李调元《剧话》载“秦腔始于陕西,……俗呼梆子腔。”李生振《百戏竹枝词》载:“秦腔俗名梆子腔。”这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秦腔就是梆子腔。但是实际情况是梆子腔仅是秦腔的一种俗称,这里梆子腔的概念的内涵与梆子腔系统相比是小了许多的。秦腔的名称不仅仅称为梆子腔,还曾被称为西调、西曲、西腔、西秦腔、陇东调、甘肃调、秦音、秦声、秦腔、乱弹等等。从这些概念来看,像乱弹,就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表示雅部昆腔外的地方戏曲。

秦腔与梆子腔系统有何种关联?为什么要分开研究?

秦腔

对于秦腔的概念及其与梆子腔的概念问题,必须简单梳理一下秦腔的发展脉络。前文已经提到所谓的“秦音”、“秦声”、“秦腔”三个概念,在明中叶以前,典籍中西音、西调、西曲之类的概念都属于“秦音”、“秦声”,与秦腔还不是同质的东西,需要认识到这之前作为戏曲声腔的秦腔还未出现,所有相关记载或概念都大抵是指秦地的语音、音乐或歌曲等等。此后,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诸多关于秦腔的称呼中,只有西腔、西秦腔、秦腔、桄桄这几个称呼只用于指代秦腔,其余的概念都有他指或概念内涵远大于秦腔。有趣的是陕西人在陕西范围内并不常常使用“秦腔”的概念,他们把自己家里的声腔称为乱弹、梆子、桄桄、大戏。

经过上面的梳理,我们来进一步探究一下秦腔在梆子腔系统的地位问题。在梆子腔系统中,秦腔当是最早的梆子声腔的戏曲剧种。现能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明末产生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剧本《钵中莲》中所用的[西秦腔二犯]曲调。既然是秦腔,为什么又在前面加上“西”字呢?这是因为在南方人的眼中,产生秦腔的陕西位于我国西部,因此以“西秦腔”来表示方位,就是说秦腔这个曲调是从西部来的。实际上,西秦腔就是秦腔早期的一种称呼。

秦腔来源于陕西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它的声腔的形成是以陕西的语音为基础的。清代戏剧家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秦腔大概是以唐代以来陕西语音为基础的;后来流行到燕京及齐、晋、中州等地,就跟随所在地区语音而有所改变,形成了当地地方剧种。从这段叙述中,说明了秦腔流传到陕西以外的地区以后,逐步形成了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系统。

前文已经说过,秦腔也叫梆子腔,尽管梆子腔的叫法较晚,但它毕竟将梆子腔系统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点明了。也就是说,梆子腔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除去这个以梆子击节表示其节奏外,更主要的是各个梆子戏曲的内在因素,即它们在声腔上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声腔系统。
从更久远的历史看来,秦腔声腔源于唐代变文的诗赞体音乐,西调又丰富和发展了秦腔声腔音乐,而劝善调是秦腔基本曲调——“二六板”的胚胎。这样,一个优秀的剧种产生了,并由它促进了一批梆子腔系统的戏曲剧种的产生。可以说秦腔虽然只是梆子腔系统的一员,但它在这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105.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