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梆子腔为代表的曲牌音乐有什么特点?

秦腔《十道本》

秦腔《十道本》

秦腔音乐是由唱腔、曲牌、打击乐和念白四个部分组成,这其中唱腔占据着主导地位。秦腔的音乐体制是十分复杂且成熟的,要对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就要对其构成逐一解剖,“层层剥笋”式的把其最精华,最核心的特质展示出来。

先说唱腔,秦腔的唱腔主要包括词格与韵辙、板式变化、欢音与苦音腔系、行当唱腔、文武场面与伴奏,此外还包括唱腔的“字正腔圆”和流派唱腔等要素。

秦腔唱腔的词格就是唱词的格式。我们知道,戏曲的唱腔包括词曲两部分,词和曲要配合起来形成唱腔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曲牌体唱腔有固定曲牌,只需按照曲牌格式填词,这时候词不再是文学概念,而是歌之词,需要服从音乐演唱的要求。如何服从演唱呢,首先词要在格式上有一定的规定。对于秦腔而言,就是说词的格式或曰句式有一定的要求,不同于曲牌体曲词。格式主要有五言、七言、十字句式以及散文句式和变化句式。所谓五言句式就是二三的字组的组合,演唱时的节奏和韵律就根据这一特殊结构予以安排。同理,七言和十言一般而言就是二二三和三三四或三四三这几种字组的组合。具体的例子比如:

钓下鱼儿鲜,拦在框儿内。
老娘不必泪纷纷,听儿把话说原因。
妻当初也曾把你来阻挡,谁叫你贪贼酒杯一命亡。

秦腔的词一般是上下句对称,这与一般的板腔体音乐类似,但是秦腔同样有散文句式,这种句式因为字组无定亦不讲求顺序,节奏自由灵活,比较容易用来表现较为强烈的戏剧性和人物急剧迸发的感情。故通常朗诵性较强的【滚白】板式常常使用这种句式,如:

我叫叫一声王大嫂、王大嫂,自从那年我从陕西陕西回家,不料骨肉生变,我那兄弟仁祥他,他说天佑不是我的儿子,因此与他兴讼,偏偏遇见县官晋大老爷,竟然滴血认亲,将我父子活活拆散,害得我到了这部田地。

上面说的都是秦腔的一些基本句式,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出现丰富的变化,最常见的变格方式就是在基本格式内添加或删除几个字从而构成变化句式。此外有时候也并不是上下句都出现,根据特定需要可以只有上句而无下句。在秦腔唱词中,句式变格的途径主要有四种:衬字、四字剁、三字帽和三字尾。
衬字很好理解,就是在基本句式里挤进若干个字后,其原句内的音节位数不变,只是字数起了变化,这些挤进去的字就叫衬字。
秦腔的音乐中既有曲牌体的成分,更多的是板腔体音乐体制,下面分别论述之。

秦腔的曲牌音乐

秦腔曲牌及板头曲谱

秦腔曲牌及板头曲谱

秦腔曲牌是衬托秦腔戏剧中不同人物动作、过场和各类戏剧角色思想感情变化以及塑造剧中人物形象、渲染舞台环境气氛、并使各种唱腔板式自然过渡、增强舞台效果、连接戏剧过程等方面的一种伴奏乐曲。秦腔曲牌音乐曲调优美、旋律动听、曲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用途广泛,它充分体现出秦腔音乐慷慨激越、缠绵悱恻的艺术风格。目前继承和整理的秦腔曲牌约三百首,套曲约20余套,其中戏剧舞台常用的约有60余首,尤以唢呐曲牌和弦乐曲牌为多。这些曲牌显示出梆子剧种的艺术魅力,并具有独特的戏剧性。建国后,随着戏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大量新编、改编和创作剧目的出现,在有些剧目中,除继续应用一些传统曲牌外,五六十年代起,一些戏曲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继承和改革,并从戏剧内容、剧本主题、人物个性出发,创作了大量的秦腔新音乐,从而为秦腔曲牌音乐增添了新的生命和艺术感染力,并产生了一定的舞台效果。

曲脾音乐类别及演奏形式。秦腔传统曲牌包括弦乐曲牌、管乐曲牌。管乐曲牌包括唢呐曲牌、笛子曲牌、海笛曲牌和笙管曲牌。唢呐曲牌有舞台常用曲牌和唢呐套曲;笛子曲牌和笙管曲牌均有套曲。弦乐曲牌有舞台常用曲牌和弦乐套曲。这些曲牌均根据对人物塑造的需要和剧情矛盾的揭示发展,有选择地用于秦腔传统剧目之中。据统计,秦腔弦乐曲牌其中包括弦乐套曲现保留的约50首,唢呐曲牌及套曲160余首,笛子曲牌及套曲约20余首,海笛曲牌及套曲约20首,笙管曲牌及套曲47首,综合套曲3套。弦乐曲牌(丝弦曲牌)是由弦乐器及弹拔乐器和笛子等并加进打击乐器使之编织为一体,联合进行演奏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乐器包括板胡、二胡、硬弦(二股弦)、三弦、京胡、琵琶、以及中胡等弦乐器。打击乐器有干鼓、暴鼓、堂鼓、牙子、梆子、铙钹、小锣、铰子、勾锣、铜铃(碰铃)、云锣等。唢呐曲牌是由二支唢呐和打击乐器相互配合演奏的一种独立演奏形式。笛子曲牌仅用两支笛子和打击乐器来演奏,但有个别曲目中加人腔笙,—般用于表现神话色彩及梦幻等意境。海笛曲牌有时可加笛子或弦乐器,但仅用于少数具有特定环境的部分剧目之中。笙管曲牌是由翁笙、列笙及秦腔管子、笨笛并加进击乐器云锣、笨铰子、疙瘩锣、汤锣等来演奏的。秦腔弦乐曲牌同唱腔一样,分有欢音和苦音。就结构形式而言,这些曲牌,既有短小精悍表现单一情绪的单牌体曲牌;又有篇幅较大的可表现多种情绪的复牌体曲牌。单牌体常作单独演奏,曲调依剧情需要出发可反复或不反复。复牌体曲牌,有的是在单牌体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发展,有的则是将多种不同曲牌有机联缀而成。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107.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