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戏剧的河道艺术分布及其省外传播

由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川剧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独特的“河道艺术”格局。

四川盆地四面靠山,长江流经川东、川南地区,沟通了四川与外界的交通。省内江河贯通,水系密布,舟船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由此形成了以河道为特征的地域文化,川剧也是如此。晚清至民国年间,川剧以长江的四大支流为依托,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流播区域,各有代表性戏班、剧目。艺术上受师承和方音的影响,演变为各具特色的资阳河、川西坝、川北河、下川东四大区域流派,呈现出地域性的艺术风格,俗称川剧四条河道。

川剧表演

资阳河川剧艺术

资阳河川剧以沱江水系贯连的地域为主,包括今川中资阳、内江、自贡三市,下至泸州等地。因上起资水,下接江阳地区,民间习称资阳河。川中南地区盛产井盐、蔗糖、天然气等,商贾云集,物产富足,水路交通便利,故班社林立,名家辈出,成为川剧高腔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戏班演出,每年有擂台竞赛,艺人们各显技艺,艺高者放鞭炮鸣贺,失意者败走他乡。资阳河川剧擅长高腔戏,在锣鼓配置、曲牌运用上非常讲究,多有创新。也演唱昆腔及其他声腔。主要班社有大名班、金玉班、富春班、玉升班、自志科社等。

川西坝川剧艺术

川西坝川剧以岷江水系流域为主,以成都为中心,包括俗称“温、郫、崇、新、灌,什、彭、蒲、邑、汉,新、新、成、双、华,外搭金堂县”等川西平原的广大地区。因系省府所在地,达官贵人、名人学士寓居于此,文化积累丰厚,戏班交流频繁。清末民初,出现了一位擅长编写胡琴腔、弹戏的著名剧作家黄吉安。当地戏班多演其新戏,因此川剧胡琴腔剧目在这里迅速发展,丰富了唱腔旋律和曲调变化,并出现了擅长演唱胡琴腔的著名演员如浣花仙、贾培之、天籁等。他们的唱腔各有特点,色彩丰富,形成了“坝调”特色。代表性班社有宴乐班、长乐班、三庆会、三益公等。
薛艳秋、天籁演出《马嵬坡》

川西坝川剧艺术表演后台

川西坝川剧艺术表演后台

川北河川剧艺术

川北河川剧以嘉陵江水系的广大流域为主,上起广元、阆中、巴中、绵阳、江油、遂宁,下至南充、仪陇、营山、广安、宣汉、渠县等地。因川北与陕南山川相连,故多受陕西梆子、眉户戏影响。山陕梆子进入四川后衍变为川梆子,川人称弹戏。川北的戏班擅长演出弹戏剧目,灯戏次之,也可以演唱其他声腔。代表性班社有义泰班、太洪斑、桂华科社等。

下川东川剧艺术

下川东川剧以重庆为中心,泛指重庆周边下至万县长江段流域广大地区,即现今重庆市的辖区。因长江水利之便,早年各剧种戏班皆由长江进入四川,这里得风气之先,戏班也兼收并蓄,高、胡、弹并重,兼演昆、灯,其唱腔受汉剧、徽剧影响较多。著名的班社有三泰班、燕春班、裕民科社、新又新科社等。

四大河道之外还有一些区域性小河道,如乐山的“嘉阳河”,泸州、宜宾的“叙泸河”,达州的“巴渠河”,阆中地区的“渠保河”等,其川剧艺术也各有特色和擅长。新中国成立后,陆路交通逐渐代替了水路交通,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川剧的河道之分也随之逐渐消解淡化。但是,作为川剧史上存在过的一种重要艺术现象,仍然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

川剧表演

川剧表演

大约在清代雍正以后,川剧便传播到贵州、云南等地。四川与云、贵两省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为戏班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历史上许多川剧演员流动到贵州、云南搭班演出,既可以搭川戏班,也可以搭云南的滇剧班。川剧艺人魏香庭(1886~1962),艺名“盖三省”,擅长文武小生,也能演老生、红生戏。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到贵州、云南辗转演出;其间多次回到重庆,扬名三省。1927年,他在贵州老廊庙创办天曲社,招收科生百余人,在贵州繁衍出20多个川剧班社,贵阳、遵义等地至今仍有川剧演出,川剧民间玩友活动也十分普遍。

与四川接壤的昭通、曲靖以及昆明等地,历来是川剧的流播之地,据《中国戏曲志·云南卷》记载:乾隆时期,昆明即建有四川会馆、川主宫,内建戏台,常有戏班演出。重庆长寿县的雷家班经贵州一路演出进入云南,乾隆后期行至曲靖定居。嘉庆二十五年(1820),班主雷应文逝于曲靖,他的四个儿子继续在昆明等地演出,其中两人不幸染恙病故,雷加班逐渐衰落;另两子改行唱滇剧。新中国建立后,曾组建云南省川剧团,昭通、曲靖地区有川剧团建制。湖北利川、恩施等地历史上也是川剧的流行之地,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仍然有专业川剧团存在。西藏在50年代也一度成立自治区川剧团,数年后撤回四川。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145.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