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读贾平凹的《秦腔》情结看乡土中国

中国是一个以“乡土”为本色的国家,费孝通先生于《乡土中国》中如是写道。确实,现在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变化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大都反映出了农村面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改变。而这些作品中具有影响力、能深刻反映乡土社会生活的最鲜活的部分都是源自作者自己的故乡。贾平凹《秦腔》中的“清风街”的故事,正是以他生活了十九年之久的故乡“棣花街”为直接描写对象的,他想凭此“为故乡竖起一块碑子”,而我觉得这块“碑子”恰恰就是他的故乡情结,是他对故乡文化正在逝去的留恋。

贾平凹秦腔

贾平凹说:“我的故乡是棣花街,我的故事是清风街,棣花街是月,清风街是水中月,棣花街是花,清风街是镜里花。但水中的月镜里的花依然是那些生老离死,吃喝拉撒睡。我写的是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如同马腿的矫健是马为觅食跑出来的,鸟声的悦耳是鸟为求爱唱出来的。”《秦腔》就是在这看似琐碎的农民日常生活展现出中国乡村的逐渐凋敝,传统乡村文化的失落。

驿花楼

小说中的夏家四兄弟取名各取仁义礼智,而夏天义和夏天智就是文中的两位关键人物。他们是清风街的两面大旗,是“土地”和“秦腔”的化身,是乡村世界和乡土文化的代表。他们二人的悲剧命运也反映出了中国乡村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处境;而他们的去世也预示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已经逐渐走向消逝。《秦腔》所展现的正是失落的土地和乡村的挽歌。

土地的守望者——夏天义

夏天义是清风街的老主任,是有威望的长者;他也是中国农民的代表,对土地有深沉的爱,是土地的守望者。但是他又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土地”情结,“七里沟的淤地”是他唯一的信念支撑,虽然他也懂得“七里沟那么大的地方,靠一个人,几百年才淤得完”。

乡土中国

凋敝的乡村世界的生存方式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新任主任夏君亭放弃传统小农业生产方式,寻找一种商品经济方式来促进农民增收;一些村民去清风街开酒楼、收费厕所等赚钱;翠翠、水生等人外出打工,为了维持生计,甚至出卖肉体、不择手段……离开清风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荒芜的土地越来越多,守望土地的仅剩老弱小孩。

夏天义虽有心为村,但威望已消,跟在他身边的只有疯子引生和哑巴孙子。他把自己的心血挥洒在了七里沟,最后也把自己埋在了七里沟。夏天义看似偏执的守望,其实守护的是世世代代农民生存的根基。

乡土文化

秦腔的殉道者——夏天智

夏天智是退休的校长,他喜欢听秦腔乡土调。家中一台收音机,随时都可接收秦腔节目;屋顶上有扩音喇叭,用秦腔传递出他的喜怒哀乐。除了喜欢听秦腔,还喜欢在马勺上画秦腔脸谱,最后还自己掏钱出了一本关于秦腔的书。

乡土气息的秦腔

曾经的秦腔,生长在乡野的土地里,自然也融化在了陕西农民的生活中。他们,红白喜事唱秦腔,社火、祭土地神唱秦腔,盖房“立木”、贺喜唱秦腔,烦闹、喜悦时同唱秦腔……文中,那些说话不利索的人唱秦腔唱的比说话更利索。

但是,“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还能有别的吗”的时代已逝去,当下新时代流行歌曲风靡全国。在新兴文化和多种娱乐形式的打压下,县剧院团最终还是被解散,虽政府强行挽留,剧团抢救性演出,但随着最后一批秦腔戏迷的谢世,秦腔还是没落入尘埃。作为传统文化和道德代表的夏天智,死后是戴着秦腔脸谱下葬的;他带着他的热爱与执着,成为了秦腔的殉道者。

秦腔戏曲

夏天义和夏天智的悲剧收场,正说明土地所代表的乡村世界,连同植根于乡村世界之上的乡土文化正在逝去,而这也恰恰是时代变革下的必然结果。幸运的是,现实生活中,秦腔这样的戏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得以传承和创新!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531.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