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是川剧发源地之一?川剧调查紧急拯救报告(六)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川剧》

1966年8月,利川县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派工作队进驻利川川剧团,将李继民、罗于卿、夏文淑(女)、杨朝全、周国全、邵国清、张万生、李再勋8人划为黑帮,分别被抄家、关牛棚劳改。川剧团红卫兵将所划黑邦批斗游街,古装戏剧服装、道具搬抬到县政府广场堆在一起,当作“四旧”浇上煤油,然后点火,当众烧毁。贵重服装、道具如绒毛蓑衣、蜀绣披风、象牙朝笏、莾袍玉带、翎毛银盔、靠背、髯口、靴子等都付之一炬,整个剧团的古装、导具烧了个精光,文革中,川剧团人员靠打零工,以求生活。其间熊良臣身兼剧团电工,因剧场开批斗会,一红卫兵触电死亡,被捕入狱。

1970年12月,利川县革委会决定撤消利川川剧团。人员分散安置到工厂、农村和其他单位。川剧团少数人员和驻地一起,由“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接管。1978年9月,宣传队改为“利川县文工团”。

1980年,利川县工交办公室(工交政治部)为活跃职工文娱活动,组织起用遣散在县工交系统各厂矿、企业的原川剧团骨干演员,由这些原班艺人排演川剧《十五贯》,演出慰问工交战线职工。

川剧《十五贯》由罗于卿(竹藤厂工人)任导演,剧中人物:罗于卿饰尤葫芦(老生)、万良忠(工艺美术厂设计员)饰况钟(须生)、杨朝全(镇建筑队工人)饰过于直(须生)、李启林(酒厂工人)饰熊友兰(小生)、黄吉清(染织厂工人)饰苏习娟(女闺门旦)、张万生(酒厂工人)饰尤阿鼠(小丑)。音乐为川剧弹戏,司鼓刘会东(借用小学教师)、熊良臣(居民)参加。乐器主胡李再勋(机械厂工人)。演员服装在恩施京剧团借用。川剧《十五贯》在利川政府礼堂首场公演。《十五贯》中最精彩的亮点在“作案”“测字”两场戏:

川剧十五贯

作案”一场,张万生饰尤阿鼠(小丑)上场将老鼠的各种动作表演一翻,鼓声一息,一下子钻进后台,又复出,表演一套老鼠动作和赌棍的动作后,唱:(剁板)

  • 尤阿鼠在本城能言会道,
  • 不经商不务农任我肖遥,
  • 今日里赌场中行家不好,
  • 假骰子拿不出心内好焦,
  • 身无半文乍个搞?
  • 今夜晚到何处编方打条,
  • 正行走见前面灯光绕绕,
  • 我不免看一看有何蹊跷?

川剧十五贯尤阿鼠投钱

尤阿鼠偷钱时先用矮子功走近床前,偷钱袋时用毯子功的倒插虎,趴虎,表现拖钱、抢钱和小偷与醉老头尤葫芦(罗于卿饰)的争斗,回身抓起屠刀,一下子砍死醉老头后,搂钱逃走,把盗贼形像表演得淋沥尽至。

川剧十五贯官场

“测字”一场,万良忠饰况忠,张万生饰尤阿鼠,二人情绪动作神形兼备。一个胸有成竹一本正经,一个心怀鬼怀惶恐不安。舞台锣鼓激烈,突然停下,尤阿鼠出台亮像,脸动胡子动。先下跪摇签,况钟上场敲阿鼠说:“抽签不如测字。”阿鼠说个“鼠”字,况钟说“老鼠偷油,偷油老鼠。”尤阿鼠一下子从条凳上用后滚翻,一个倒提跟斗从条凳上翻入条凳下,头从条凳下露出,脸面对观众,又一下子回身一步跳上条凳,半蹬在条凳上,露出强装正经不露声色的脸嘴,听到测字解说的关键时候,尤阿鼠抢住舞台音乐节奏,“哎呀!”一声,抓住观众心情,况钟问:“怎么啦?”阿鼠说“你不是算命先生,你是我的救命王菩萨”。

川剧十五贯审案

从武汉调任利川的县委副书记林汉卿、与副书记郑子玉观看首场《十五贯》演出,林汉卿对尤阿鼠一角的演员张万生特别关注。演出结束后,林汉卿专门找张万生问:“你为什么不回剧团?”张伤心地说:“我被打成黑邦至今没有平反。”林汉卿握着张万生的手说:“你放心,你的问题我来替你落实政策。”由于林汉卿副书记过问,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抽调2人负责查案,一周后张万生就得到平反文件。

利川川剧团合影

川剧《十五贯》演出在县城引起轰动,受到县直机关单位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但也有个别说风凉话的,如电影院的职工陈XX挖苦道:“牛鬼蛇神又上台了。”川剧《十五贯》在县城演出后,戏剧组由县委副书记林汉卿带队,到全县煤矿、钢厂、水泥厂、火电厂、盐厂、建南气矿等各厂矿企业慰问演出,影响极大。林汉卿向县委提议恢复“利川川剧团”,经县委研究决定首先落实政策,将原川剧团团长万良忠收回到县文教局负责“利川川剧团”恢复和筹建工作。川剧骨干演员张万生、李启林、黄吉清(女)、谭家齐等调入县文工团,熊良臣复职回县文工团,张秉和、李原植、陈梦菊(女)作重新录用(合同制)到县文工团。老川剧演员演活一台川剧《十五贯》,一台川剧《十五贯》救活利川川剧剧种,也救活利川川剧团。

悲歌一曲《巴蔓子》《巴蔓子》剧本是利川县文工团创作员边玉华根据《华阳国志.巴志》人物“巴蔓子”记载,和县文化馆黄汝家收集整理利川民谣“耍神调《巴将军》”,创作而成的。《巴蔓子》剧本第一稿为手写稿(复写纸)全剧共47页。

川剧巴蔓子

剧稿版面字27636(按每行最多字计算)。主要人物12名、士兵、侍女、宫女、奴隶、百姓若干人。全剧分序幕(边关告急)、第一场祭祖出征、第二场关下醉琴、第三场夜奔、第四场救主、第五场许城、第六场克乱、第七场赎城、尾声。

改编川剧巴蔓子

张万生配合边玉华改编川剧《巴蔓子》剧本(打字机打印本)场次按序幕、1-7场、尾声。油印本共112页,版面字达65856字(按每行最多字计算)。然后由边玉华、张万生等进行第三稿改编成演出本。文本中由张万生用红笔作《场记》、唱腔(曲牌)批写,用红框画图标示舞台、调度人物的位置。绘《巴蔓子》川剧图本共42页,每页均有红笔画图、文字说明和提示。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574.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