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戏曲表演绝活技艺之变脸

变脸

川剧形成标志
变脸是川剧艺人创造的绝活,因其当场变换脸谱的快速、意外、怪异和神秘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变脸成了川剧的代名词。大家通常看到的变脸叫扯脸,是用拉线的方法变脸。关于变脸的由来,在川剧艺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约在咸丰、同治年间,川剧已进入繁盛时期,数量众多的江湖戏班常年流动于水陆码头,走州过府,各显技艺。许多尚未成名的艺人,通常都在这些江湖戏班搭班演出,一是生活所迫,二来可以学到各条河道的戏路。这样的演出生涯川剧行话叫“跑滩”,这些跑滩艺人俗称“跑滩将”。同时,江湖上还有一种民间杂耍班子,他们通常练就一些独门绝技,如打叉、飞刀、吞刀、吐火、变脸等等,也表演一些传统魔术。最早的变脸技艺就是“跑滩将”从杂耍班子的“堂彩”受到启发,将其运用到川剧《归正楼》一剧中。《归正楼》讲述了一个江湖传奇故事:侠盗贝戎行走江湖,劫富济贫,为躲避官兵缉捕学会了易容术。后贝戎打劫朝廷银两,被官兵通缉,亡命途中他连续使用乔装易容术躲过追捕,先以蓝色脸谱亮相,一变为红色脸谱,再变为黑脸,三变为霸儿脸。这“三变”使用的就是扯脸之法,这一折戏俗称《三变化身》。变脸是川剧塑造人物性格、推进剧情发展所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在剧情中使用十分谨慎。传统戏中,主要适用于精怪神灵一类的角色,如《白蛇传》中的青蛇之类。川剧的变脸有以下方式。

拉线变脸

即以拉线的方式变换脸谱。今天川剧《白蛇传·水漫金山》中铙钹的变脸,即是拉线变脸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整理传统剧目时,著名戏剧家席明真、表演艺术家阳友鹤等人提出,可否将《归正楼》中的变脸运用到《白蛇传》中,经青年演员胡明克、孙德才等人反复操作实践,终于找到了紫金铙钹连续变脸的诀窍。白娘子率领众水族与法海及其兵将搏斗,欲救出丈夫许仙。法海为收服白蛇,使出收蛇的特殊法器——拟人化的紫金铙钹。他与白娘子的打斗势均力敌,高下难分,故而怒气冲天,脸色骤变,连续变换绿、红、蓝、黑白脸,当其误以为罩住白蛇之时,变化出白色笑脸;发现白蛇逃走,气急败坏,脸色变黑;接着又变出金脸,威严、狰狞且怪异,充满了神秘感。这种奇特的绝技运用于神话剧的表演中是恰如其分的,其审美价值主要来自于它对人物情绪变化的准确表达和操作变化的神秘性,故而一经在舞台亮相便受到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扬。今日广泛流传的川剧变脸术即采用拉线变脸之法。

川剧戏曲表演绝活技艺之变脸

川剧《芙蓉国粹》变脸秀

抹脸

一种原始简易的变脸方法,即化妆时先把油彩固定于面部某个部位,变脸时演员或转身,或埋头,或以披风之类作遮挡,以手将油彩涂抹于面部,谓之抹脸。这种变脸在川剧传统戏中运用较多,如《炮烙柱》《活捉子都》《活捉石怀玉》等剧中都有抹脸的表演。抹脸又分为抹整脸、局部抹脸、拭爆眼等,如川剧传统戏《断桥》中的青蛇变脸即抹整脸。川剧《白蛇传》中的青蛇具有男女双重性别,他倾慕白娘子,却遵守诺言,心甘情愿男变女身为侍女;在水漫金山的激战中,他变回男身,助战白蛇,终因白蛇有孕在身而败北。主仆二人来到断桥,与逃离金山寺的许仙不期而遇,小青怒不可遏,追杀许仙。这出戏的青蛇仍然为男性装扮,穿黑打衣,初为本脸,闻许仙呼唤白娘子之声,顿时跳起转身抹成红脸;抓住许仙后,许脱衣逃跑,青蛇大怒,抛弃衣服,脸瞬间变黑;青蛇不顾白蛇阻拦,继续追拿许仙,脸由黑变金。最后一次变金脸使用的是吹脸之法。这一段戏川剧界习称“三追三赶,三变化身”,这段表演气氛异常火爆,青蛇身上散发着原始的野性,令人难忘。

所谓拭爆眼,实际上就是将眼睛、鼻梁部位抹黑,是局部的抹脸。如《活捉石怀玉》中,狐仙带领鬼卒夜至石怀玉寓所,石见被他害死的狐仙突然出现,不由心惊胆战,转身之间两眼圈变黑,以显示其内心的恐惧。这时用的就是拭爆眼的方法,操作简便,演员在转身之间迅速将黑色(或其他色彩)抹在眼圈周围。

川剧戏曲表演绝活技艺之变脸

吹脸

川剧传统戏中常用的一种变脸方法。川剧目连戏中有《大开五荤》一折。刘氏四娘一家吃斋念佛,乐善好施,却不料丈夫中道而亡,儿子出家当了和尚。刘氏四娘一人孤苦伶仃度日,便对佛门产生了不满情绪。在家奴的撺掇下,她杀狗开荤,激怒了菩萨,最后将其拿入地狱,受尽十殿酷刑。开荤一场有这样的表演:刘氏端起一个装满狗肉汤的大碗,被神灵察觉,欲对其实施惩罚。她低头喝汤,脸埋入碗中,再抬头之时,脸已变黑,这就是用吹脸之法。碗中事先放入黑色粉末,演员脸上多用一些油,低头时用吹气之法将黑粉粘到脸上,变为黑脸,此法谓之吹脸。

此外,川剧传统戏中还有气功变脸、面具变脸等方法,现已基本失传不再使用。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166.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