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川剧作家有哪些?

川剧表演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川剧作家有哪些?新中国的建立,迎来了川剧发展的大好时期,被艺人们称为川剧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赵循伯、徐文耀、吴伯祺、李明璋等,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剧目,在观众中有口皆碑。

才华横溢的李明璋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川剧作家有哪些?

《芙奴传》

李明璋(1928~1963),重庆市人,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享誉全国的川剧作家。曾为店员学徒,新中国成立后进入重庆市群众川剧团做编剧。1953年创作《望娘滩》(与人合作),深受好评,崭露头角。后进入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戏曲研究所任专职编剧,写出了《谭记儿》《夫妻桥》《和亲记》《夏完淳》《祆庙火》,现代戏《丁佑君》《伤员与护士》等,参加过出国剧目《芙奴传》《焚香记》等剧目的改编。其剧作数量多,文学性强、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观众好评。《谭记儿》一剧被移植为京剧《望江亭》,由名旦张君秋演出,成为京剧保留剧目。惜乎作者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谭记儿》由元曲改编而来,为川剧著名喜剧。孀居少妇谭记儿才貌出众,与年轻有为的新任潭州太守白士中结为伉俪。太尉之子杨衙内早对谭记儿垂涎三尺,闻讯大为恼怒,遂罗织罪名,骗得圣旨及尚方宝剑到潭州缉杀白士中。谭记儿设下计谋,智取圣旨及尚方宝剑。杨衙内害人害己,反被拘押。

川剧《谭记儿》剧情大起大落,情势急迫惊险而又笑料迭出。先说白士中与谭记儿相会定亲的过程就充满了机趣。姑母让白暂避房内,待自己探明谭记儿心思后,以咳嗽为信号,白再出面礼见谭氏。不料姑母刚说到有一“官宦人家,名冠一州”,谭误以为是指杨衙内,当即严词拒绝,姑母急得咳嗽起来。白士中在门后偷看到相貌出众、举止淑雅的谭记儿早已怦然心动,听得暗号便急忙出来向谭记儿表露心迹。白的唐突造次,谭的茫然无措;明白究里之后,白的羞愧歉疚,谭的释然喜悦,构成了天然的喜剧情势。剧情的后续发展则更出人意料。月色朦胧,谭记儿假扮成打鱼的张二嫂,以卖鱼为由来到杨衙内下榻的望江亭。杨醉意蒙眬中觉得眼前的渔妇似曾相识,却被机智过人的谭记儿巧言搪塞过去。杨因有美人陪伴,兴致勃发,饮酒赋诗,醉而昏睡。谭记儿用杨刚写的歪诗换下诏书,又拔出尚方宝剑,将剖鱼刀插进刀鞘,悄然离去。次日,杨衙内气势汹汹闯进潭州太守衙门兴师问罪。白士中惴惴不安,正襟危坐。杨衙内威风八面,从衣袖中取出“诏书”宣读:“月儿弯弯照楼台,楼高又怕摔下来……”至此,紧张局势陡转,杨的嚣张气焰减掉一半,接着他又使劲拔出尚方宝剑——剖鱼刀,这下“钦犯”与钦差的地位陡然逆转,剑拔弩张的危急气氛顿时消解于观众的笑声中。李明璋之剧作至今多数保留于川剧舞台,成为川剧的保留剧目。

山城著名剧作家赵循伯

赵循伯(1908~1980),四川巴县人,重庆市川剧院编剧。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业余创作京剧、话剧、川剧等。1952年参与了川剧《柳荫记》的改编,该剧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引起轰动,此年赵循伯也正式调入西南川剧院任编剧。他一生创作、改编的川剧剧目有90余个,是重庆市川剧院的主要剧作家,其创作改编的《荆钗记》《窃符救赵》《闹齐庭》等均有很大影响。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川剧作家有哪些?

蓉城剧坛宿将徐文耀和吴伯祺

徐文耀(1916~),四川邛崃人。自幼受到川剧艺术的熏陶,上初中时就参加了当地的“玩友会”。1945年正式“下海”,成为一名职业川剧编剧,先后为成都各大剧院改编了不少古装戏和时装戏,尤其是他编写的一批连台戏如《武则天》《天宝图》《剑侠奇中奇》《纣王无道》《血滴子》《青城十九侠》等,颇受观众欢迎。新中国建立后,他一直在成都市川剧院从事编剧工作,经他改编、创作的剧目有《白蛇传》《杜十娘》《赵盼儿》《梁山伯与祝英台》《窦娥冤》以及一批现代戏。据不完全统计,经他创作、改编并上演或发表过的川剧剧目有78个,如将连台戏、上下本戏分本头计算,再加上一些他参与过改编而未署名者,他编写的剧本在150本左右。

吴伯祺(1915~1995),成都市川剧院著名编剧,尤其擅长喜剧的编写。新中国成立前当过小学教员,从事京剧编、演及器乐演奏等工作。20世纪50年代进入成都市川剧院,专职从事川剧创作。40多年中,他创作、整理、改编川剧100余本,其代表作有《白蛇传》《鸳鸯谱》《拉郎配》《斩文嫣》《射雕》等。其改编的《鸳鸯谱》,曾受到老舍先生的高度赞扬。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160.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