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是川剧发源地之一?川剧调查紧急拯救报告(三)

1980年,县工交办公室(工交政治部)为活跃工会职工文娱活动,组织起用遣散在县工交战线各厂矿、企业的原川剧团骨干演员,由这批原班人马排演川剧《十五贯》,深受县直机关、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并到全县各工厂、矿场进行慰问演出,影响极大。

中共利川县委副书记林汉卿提议,经县委研究决定恢复“利川川剧团”。首先落实政策,川剧骨干演员收回到县文工团。县文工团边玉华创作川剧剧本《巴蔓子》,经张万生编导、排演成古装川剧《巴蔓子》。1981年8月,“全省大山区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座谈会”在利川召开,会议期间演出古装川剧《巴蔓子》,受好评。

川剧《巴蔓子》

1983年12月,国家民委副主任洛布桑、四川省文联主席马识途在利川观看川剧《巴蔓子》演出,并予好评。1984年4月,日本友人中西庆太郎在利川观看川剧《真假新郎》。5月,利川县文工团更名“利川川剧团”(全民事业单位)。

利川县文工团

1985年,利川川剧团改革用人制度,从外地引进川剧人才。全年演出160余场,其中农村演出124场,全年场次、收入居全州专业剧团第一位。

利川川剧团

1986-1988年,利川川剧团坚持送戏到农村,每年下乡演出川剧达150余场。还到四川省边远地区演出。《万县日报》及《恩施报》先刊载群众赞扬利川川剧团的报道。1989年,经市委研究,为川剧后继有人,利川川剧团选送20名青少年学员到湖北省艺校培养基本功,计划这批学员毕业后,再送到四川川剧院校学习川戏。

利川市民族艺术团

1990年,利川川剧团下乡演出川剧117场。1991年,全年演出川剧130场。利川川剧团选送的20名学员,在湖北艺校毕业归来,因市文化局领导班子换人,不同意再作川剧演员培养。1992年,利川川剧团全年演出川剧67场。1993年,利川川剧团更名“利川市民族艺术团”。川剧从此退出利川戏剧舞台。

(本文未完待续,转自刘志尚)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liang
链接:https://zhangliangmaibu.com/545.html
来源:张良卖布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